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主席张昊:求新是一种行动力

 
点击 0回复 0 原帖 2021-12-21 10:20

 

这个暖冬,深圳又一次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设计界的焦点。中国最具设计影响力和专业性的设计大奖——GDC设计奖2021(前身为“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览与颁奖活动日前在深圳举行。来自各地的设计大咖齐聚一堂,见证GDC设计奖2021大奖名单揭晓。


作为“创意十二月”的十佳活动之一,GDC设计奖已成为深圳创意的一张“文化名片”。自1992年至今,GDC设计奖一直以其鲜明的“求新”姿态备受行业瞩目。由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策划运营的这一奖项即将迎来三十年。三十而立,围绕这一设计奖未来发展的趋势、设计未来何为等话题,记者日前专访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主席张昊,他畅谈了自己的观点。



“新”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行动力


进入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已近十年的张昊,本身也是设计师。十年间,他跟随平面协会共成长,同呼吸。


鼓励创新,倡导先锋,褒奖那些砥砺进取的探索者,是每一届GDC设计奖的初心。谈到GDC设计奖的开创,张昊深有感触,“当时深圳的设计师们就凭着一股子劲儿,深圳设计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以‘92’平面设计在中国展为开端,一系列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的专业设计展赛事都由深圳发起与举办,设计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如今,深圳已成为中国平面设计的重镇。”


坚持与创新贯彻在GDC设计奖三十年的坚持之中,不断催生着优秀设计师和优秀设计作品的诞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张昊认为,GDC设计奖到如今依然保持专业视角和国际影响力,根本在于始终在创新,求新与改变是顺应时代发展。“这种创新不是对前面所做事情的全盘颠覆,而是对GDC优质品牌资源的梳理,然后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因此,GDC设计奖2021有着更鲜明而清晰的自身品牌形象、更具指向性的策展与评审、更广泛而机动的各界资源整合。”


“新”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行动力。与往年不同,这一届的GDC迎来很多新的挑战。比如,国外的评审无法来现场评选与讲座等等。张昊认为,面对困难,GDC展开更多富有勇气的改变。比如,充分利用线上的优势,在“云端”展开全新的全球协同工作模式。“线上的方式节省交通成本,我们邀请国际评委的数量比往年增加一倍多。所以这届每个竞赛单元都有专项评委,评审过程和结果更加精准和专业化。”


张昊介绍,GDC设计奖2021启动以来,成功地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举办33场GDC Show,邀请到82位全球演讲嘉宾,与总数超过10万人的观众展开设计交流分享;5个月内,征集了来自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9787件参赛作品,再经33位国际评委严格、公正地评选,在不到4.6%入选率的严苛筛选下,最终诞生精彩纷呈的448件/套获奖佳作。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一系列细微、日常而深刻的创新举措,在继承前辈积累的品牌资源上“更上一层楼”。


设计与时代紧密相连


“影响中国未来的设计”是GDC提出的宗旨。张昊对此如此理解:“在GDC这个平台上,设计与时代紧密相连。设计让时代得到丰富多元的表达,而时代又为设计带来灵感和内容支持。对‘未来’的解读,则是更强调GDC的前瞻性。每一届GDC设计奖的获奖作品也会让众多设计师关注、研读,从而思考其背后的设计逻辑和视觉语言,继而对未来产生广泛的影响力。”


近两年,疫情的发生以及新兴技术的快速崛起,对设计模式与实践方式带来强烈冲击。平面设计会发挥怎样的作用,也是此次GDC所思考的方向。张昊举例说,为了面对新时代的挑战,GDC设计奖2021尝试通过全面复盘GDC从1992年到2021年的发展变化,聚焦当数字媒介与平面设计正面交锋的情况下,如何运用设计思维提出新问题。


举报收藏 0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