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印刷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和平县印刷厂:一个红色印刷厂前世今生

   2020-05-27 IP属地 上海3020
核心提示:和平县有一个印刷厂,它曾烙上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名的红色印刷社,是全市仅有的一间红色印刷厂。在抗日时期,和平印刷社掩护了大量
  
和平县有一个印刷厂,它曾烙上“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名的“红色印刷社”,是全市仅有的一间红色印刷厂。在抗日时期,和平印刷社掩护了大量的共产党员和社会进步人士;和平印刷社在解放时期,工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印发了大量的宣传品,加速了河源、惠州、广州等地的解放。如今,这间经历了历史风雨洗礼、岁月磨砺的红色印刷厂在市场竞争激烈时期下,已经渐显疲惫,艰难地活着。
 
 
和平县阳明镇金带路119号,移居深圳的老人宋相钦每次回到和平必去的地方。
 
如果不是宋相钦老人介绍它显赫的身世,恐怕从这里经过的人很难想到,那座不起眼显得有些陈旧房子拥有那么复杂的经历。在繁华热闹的和平县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道路两旁纷纷建起了现代化的大厦,这栋房子显得有些寒酸。它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凝望着围在自己身边的晚辈,娓娓地向他们讲着自己那段特殊的岁月。
 
这个地方,曾是“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的印刷社,为抗日战争作出突出贡献的、被誉为“红色印刷社”,现在是和平县印刷厂。宋相钦在此担任了近30年的厂长。
 
“高鼻子中国人”来和平推动“工合”
 
宋老说,提到和平印刷社不得不提到“工合(即: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据他介绍,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由一批中外知名人士发起,在全国范围内组建立一批制造军需、民用工业物资的合作社。
 
让我们的目光穿越71载的时空隧道,来到1940年的春天。在这一年春暖花开的时节里,一个被称为“高鼻子的中国人”、“中国的忠实朋友”的外国人来到了和平,他就是中国“工合”东南区办事处主任路易艾黎路。他来和平县为是了组建“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和平联合社。当时,路易艾黎鼓励和协助社会进步人士在和平各乡镇先后建立造纸、炼铁等企业,龙川县老隆印刷、新丰县石背等20多个基层社(厂)以及连平县忠信供销站,共有职工800多人,还派出指导员到江西省龙南县、梅县、兴宁等各地建立中国“工合”指导站。
 
宋老解释说,工合和平联合社下面很多的合作社实体,比如炼铁社,造纸社等为抗战需要而生产急需物资和生活用品,和平印刷社是其中一个。但是由于印刷社在和平县城,其位置和重要性不可而喻;之所以要在和平建立“工合”联合社,是考虑到了和平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它可以辐射到河源、韶关、梅州、赣南等地区。
 
100名党员成为联合社工人
 
中共和平县委在路易艾黎路的支持下,积极参与和平联合社的组建工作,同时在联合社合作经济组织职工中,发展党组织和掩护革命干部,当时有60%—70%的基层社(厂)建立了党支部或小组,共有党员100多人。
 
作为联合社的印刷厂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成了后东特委、和平县委领导机关的重要阵地。在中共东江地委的领导下,和平县委、县政府积极发动群众,依靠和平工合,修路设站,筹措物资,迎接南下的大军和支援前线的工作,为解放惠州、广州乃至全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宋老说,当时中共和平县委为了筹集抗日活动经费,决定在工合名义下成办和平县印刷生产合作社时,既无资金,又无设备,更无场所,在此情况下,时任中共和平县委书记的曾源毅然将其父辈产业“大新纸行” ”(现榕树下供电家属房处)的楼房1500平方米及全部家产捐献出来,并与徐锦福、袁步岑、陈荣宗等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14人筹集股金4880股(每股10元旧币)创办了和平县工业印刷生产合作社。当时属于中国“工业合作社”和平联合社下辖组织,受中共和平县委领导。
 
印刷社成立后,曾源、徐锦福、袁步芩分别任监事会主席、经理和副经理,他们以此身份来掩饰自己真实的身份。曾源还提出“工厂是战场,机器作刀枪,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野心狼!”的口号。
 
和平“工合”印刷社创办之初,生产条件差,工作环境艰苦。没有电力,全靠工人脚踏手攀带动机器运转。工人们克服种种困难,夜以继日赶印文件和宣传资料。人力不够,曾源等就通过印刷工人动员自己的家属前来帮忙,从而保证了抗日宣传资料、传单、文件的印制。
 
印刷社掩护了很多共产党员
 
“印刷社是地下党的活动中心和联络点,同时以印刷社的工人名义掩护了很多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宋老说。
 
他说,当时很多在外地暴露身份的地下党领导人,由东江纵队特委调到和平“工合”隐蔽,比如魏则鸣(改名魏丁志)调来和平后,以“工合”联合社辅导员的身份,先后担任了和平县委宣传部长、书记;特派员陈景文以“工合”联合社的副总经理的职务先后和平、龙川县老隆镇的“工合”印刷社负责地下党领导工作。李家良(即李汉兴,当时是中心县委负责人,文革前任广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以“工合”事务所助理员为掩护,领导和协助和平县委工作;
 
曾印制无数红色秘密
 
宋老回忆道,“当时印刷大量的党内文件、抗战宣传品。”他是1951年担任厂长,当时33岁,对印刷厂的历史了如指掌。
 
 
1941年初,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当时“工合”的和平印刷社和后来成立老隆印刷社为后东特委、和平县委印刷了大量《“皖南事变”真相》的文件分发各地,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在国统区起到教育、唤醒民众的作用。同时为中共和平县委、后东特委开展抗战工作提供了大量经费。
 
不畏生命危险,党员工人舍生力保
 
“皖南事变”以后,由于和平印刷社印制了大量的宣传单,揭露了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真相,国民党顽固派开始对和平印刷社产生怀疑。有一次,原和平县委书记、时任新丰县工委书记周宝时身带传单往新丰县途中遭国民党哨兵检查,不幸被捕入狱,随遭受严刑拷打而但始终坚贞不屈,没有说出印刷传单的印刷社,使印刷社没有受到牵连。
 
1941年夏天,国民党顽固派特务监视印刷社的活动,并多次寻找机会打击甚至要毁灭和平印刷社。当时国民党省党部下令通缉龙川中心县委负责人、和平工合事务所助理李家良。和平“工合”事务所主任张石仁打通了与国民党和平县党部书记长袁云蔚的关系,取得袁的合作、掩护,终于使李家良化险为夷。
 
1943年2月20日,和平县伪县长曾枢串通国民党顽固派军队一个连,调集县武装警察队500多人,以“热水农会和工合社是奸党活动阵地”为由到和平县热水镇,疯狂镇压群众老百姓,烧死老人10多人,烧毁民房200多间,枪杀4人,共产党员谢平波秘密杀害,王乐信被折磨致死。这就是当时轰动广东全省的“热水事件”。
 
宋老说,在如此的白色恐怖之下,工人们不畏生命危险,舍生力保印刷社,因为印刷社是地下党活动中心,印刷社一旦保不住了,整个和平县对敌斗争形势可能会有改变。通过革命同志们的努力,印刷社完完整整地保存了下来。
 
上世纪50年代,辉煌之极
 
新中国成立后,和平县“工合”印刷社由国家接管,更名为地方国营和平县印刷厂,并列为重点保护单位。1951年6月,和平县政府兴办火力发电厂,将印刷厂(现榕树下供电家属房)迁至现阳明镇府处。1952年初,为方便县委县政府印制文件的需要,和平县政府决定再将县印刷厂搬至金带路至今。
 
1951年,组织上安排时任和平县贝墩乡乡长、33岁的宋相钦出任和平印刷厂厂长。让宋老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他上任厂长后,印刷厂先后获得了44块奖状和其他一些荣誉,印刷厂的精神成为了全县人们学习的榜样。
 
宋老说,当时正值政治变化多变时期,印刷厂的职工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印刷文件。宋老仍记得,当时印刷土改等各种文件的时候,下午6点多县委才开完会,明天就要发布文件,工人们全靠脚踏手攀带动机器运转,用铅字一个一个拼排而成,工人们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任务。
 
文革期间,工厂关门停业。文革结束后,宋老重新回到印刷厂,继续做厂长到一直1980年。
 
如今,衰退步伐无法阻挡
 
改革开放后,和平县印刷厂人与时俱进,不甘落后,曾有过几次技术改革。告别了初始的小土木砖瓦房,变成了全部钢筋混凝土的生产车间,摒弃了从手工铅字排版黑白印刷,实现电脑排版彩色印刷。
 
今天,和平印刷厂已拥有电脑排版、胶印机、胶装机、烫金机、啤盒机、装订机、切纸机等设备,能印刷彩色包装、商标广告、书画报刊、表册账簿、烫金产品等,能适应各层次客户的需求。
 
但是,尽管和平印刷厂拥有了胶印机、胶装机等现代化设备,但这间拥有红色铬印的印刷厂,面对今天市场的激烈竞争,衰退步伐仍然无法阻挡,目前印刷厂只能是艰难地生存着。
 
现任的厂长叶小敏说,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市场激烈竞争等各种问题,现在的印刷厂职工的待遇仅够维持基本生活,整个厂勉强运转,无法向前发展。
 
革命前辈留下的珍贵“遗产”
 
更让叶小敏头痛的是,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红色历史,如何让这个鲜活历史教材发挥更大作用。因为具有红色的历史意义的的印刷厂,在全市乃至全省保存的仅有此家了。
 
2007年,省委老领导蔡东士视察和平印刷厂时,看见那些锈迹斑斑的印刷机器时,深情地对印刷厂的工人说,一定要保护好这些历史;同时高度肯定了和平印刷厂在抗战中的历史意义。目前,和平县印刷厂最老的平板印刷机被运送到了市博物馆,作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宋老说,没有了和平印刷社为掩护下的地下党据点,和平和河源的解放历史也许将改写,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和平县印刷厂是革命前辈留下的珍贵“遗产”。具有“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的光辉历史又能生存发展至今的印刷厂,在省内是绝无仅有的,应该好好保护和发展。
 
链接: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外知名人士发起,组织并建立一批制造军需、民用工业物资的合作社,以支援战争的运动。
 
1938年初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艾黎与埃德加斯诺和佩格斯诺等中外友人发起“工合”运动,制定了在非敌占区建立工业合作社的计划,以此支援抗战。供应军需民用,由胡愈之、卢广绵、林福裕、E.斯诺和R.艾黎等在上海发起组织工业合作社的运动。
 
1938年 5月徐新六、斯诺、艾黎等携带这个计划到达武汉,受到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董必武的支持和鼓励,并获得国民党政府有关方面的同意。同年8月,决定成立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作为推动工合运动的民间组织,孔祥熙任该会理事长,聘艾黎为技术顾问。年底,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在重庆正式成立,并在西北、川康、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立工合办事处,下设工合事务所,组建各种工业生产合作社。
 
路易艾黎
 
路易艾黎,1897年12月2日出生,新西兰人。1927年4月21日来到中国,此后长期居住中国。他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奋斗了整整60年。1982年路易艾黎85岁寿辰时,北京市政府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1985年,甘肃省政府授予他“荣誉公民”称号。1987年12月逝世时,邓小平为他题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永垂不朽。
 
20世纪30年代,路易艾黎积极参加了在上海的国际性的马列主义学习小组,并向国外撰写了大量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文章。抗日战争时期,他积极参加并发起组织了工业合作社运动(简称工合),成为失业工人和难民生产自救、支援抗战而兴起的一支独特的经济力量。在那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艰苦岁月,它为供应战时军需民用、特别是援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游击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赢得了中国人民、新西兰人民和广大国际友人的尊敬和爱戴,曾受到我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宋庆龄、邓颖超等的亲切会见。
 
艾黎与当时文化界左翼人士鲁迅、矛盾、丁玲、胡愈之等也有接触。
 
曾源:原名曾镜湖,和平县大坝镇人;曾任中共和平县委书记,东江纵队第三、六、七支队政委,大亚湾抗日自卫总队政委,九连山区人民自卫总队总队长。1949年后,曾任两广纵队第三、四团政委,独立师政委,高雷军分区政委,粤西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湛江市委书记,中共茂名市委书记、市长。1979年2月调任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1984年5月离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51myprint.com/news/show-14835.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tekeyzhang@163.com。
 
更多>同类News
推荐图文
推荐News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版权所有:上海龙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8000817号-3